首页 中国创投网 > 资讯 > 正文

渝北村美人和奔共富 同绘振兴新图景

干净的村道两旁鲜花盛开,充满科技感的果蔬、粮油、肉兔产业示范基地生机勃勃,标准的温室大棚排列有序……如今的渝北,山清水秀的生态田园、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、洋溢着昂扬精气神的村民,彰显着和美乡村的全新图景。

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,也是广大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故土。近年来,重庆渝北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持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总要求,立足实际统筹推进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、乡村发展,厚植渝北底蕴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走出了一条生产强、生态美、生活富的新路子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全区乡村发展由表及里、形神兼备,一个独具渝北特色的现代版“桃花源”已开始走进现实。

产业为本 强技赋能 农业发展显现新气象

走进大盛镇青龙村,虽是高温炙烤但这里依然忙个不停。柑橘林里无人植保机飞防队忙前忙后,天上无人植保机低空飞行,地下割草机快速转动;兴隆镇的智慧种苗工厂充满工业气息,经过数字化改造的育苗流水线开足马力,近1万亩的辣椒、番茄、茄子等农作物育苗从这里走向山乡大地;桃、李、梨、杨梅、蓝莓等实用技术培训教材成为村民新宠,院坝聚会也讨论不停……

村村主导产业提能升级,户户有新的增收能力。这是渝北立足产业发展,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,引培并举构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助力产业发展的缩影。

建设和美乡村,基础在产业、潜力在产业、希望在产业。近年来,渝北立足特色产业资源,大力发展“一区四带、三业七品”,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,积极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建设,强化农技推广,创新指导服务,为推动辖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
让推广服务的力量“合”起来。通过推行“专家+技术指导员+科技示范户+辐射带动户”农技推广服务模式,组建区、镇街及其他农业技术专家队,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,建立果蔬、粮油、肉兔3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,编印技术明白纸、农技人员精准服务等措施,开展优质新品种对比展示、先进技术试验示范等,该区实现了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到企。

让科技支撑的力量“壮”起来,建立“以才引才”“以技引技”工作机制,持续优化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。这里整合大学、科研院所、市区农林站等专家教授科技特派员队伍,定期开展专题技术培训、田间讲学、实作指导,夯实农技服务推广力量。开展全区100名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,培育业务精通、服务优良的农技推广人才。遴选辖区内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特聘农技员2名,壮大农技队伍力量。

让农技创新的力量“强”起来,渝北加快建立农机农艺融合、农田农机配合的机制,推动良种、良法、良地、良机配套。遴选高产、优质、高效的现代种养技术。2023年先后发布10项防灾减损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、改善品质的农业主推技术,引进推广果蔬粮油农业新品种18个,全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%以上。

强基壮骨 改善环境 品质生活有了新提升

建成“四好农村路”2304公里,实现人行便道户户通,自来水普及率92%、天然气通村率80.2%,行政村实现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;扎实推进农村改厕,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.3%;建立“四归五有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,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33个,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%;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覆盖率达到70%……

在渝北建设和美乡村的卷轴上,增进民生福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重要脉络。近年来,该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场硬仗,高位推动、狠抓落实,加快建设和美乡村。

为实现美美与共,一系列重要行动得以开展——在开展的“点上洁净”行动中,该区创新推进“六清一改两化四美”全域整治行动,常态化开展以村社为单元的村庄清洁“现场观摩”和以镇街为单元的“擂台比武”活动,发动志愿者、农民群众等开展村庄环境大清洁、大整治35.84万人次;在开展的“线上带动”行动中,按照“原自然风光、原住民风俗、原民居特色”思路,创建“小组团、微景观、生态化、有特色”的市级美丽宜居村庄49个、绿色示范村庄48个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3个;在开展的“面上成景”行动中,建成了50公里“古洛”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,加快建设渝广线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带,打造了万亩野生樱花林、日出云海、廖家湾古院落、杨家槽古村落等特色景观。

系列行动见成效,全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,渝北区已连续3年获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考核先进激励区。

如今,漫步在渝北各个村庄,绿荫遍地、鲜花盛开,一个又一个实现蝶变的“风景村”正在纷纷呈现。

在茨竹镇大面坡村,这里打造了大窝院子、向阳屋基、艾家祠堂3个风貌美、功能美、环境美、文明美的“四美庭院”;在大盛镇青龙村,通过实施水陆交错植物带105亩,栽植水杉、樱花及桃树等1500余株,建成湖滨公园、文化体育公园、沿河休闲观光步道16公里,村域宜居宜业环境得到全面提升;在木耳镇金刚村,该村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打造了青坎、染坊、涂家庄院落特色民宿,促进文旅深度融合……如今的渝北乡村,到处尽显山水之美、风情之美、环境之美。

党建引领 治理有效 和谐乡村彰显新活力

“和为贵”居民会客厅、“情理堂”、“民情茶室”“和心亭”“村情驿站”……一个又一个基层组织和群众事情共商、难题共解的特色调解品牌在渝北区不断涌现,村(社区)事务党员群众同发声、共治理,有效疏通“堵点”、消除“痛点”;有问题、有矛盾、有去处,村民们习惯了“拉着家常”解决村里难心事,形成了协商有阵地、群众广参与、服务暖民心的乡村治理新格局……这是渝北和美乡村的新变化。

建设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,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,实现乡村由表及里、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。如果说渝北的美丽乡村建设更多让乡村具备了外在美,那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则进一步促进其内在的和谐美。

近年来,该区坚持重心下移、大抓基层导向,牢牢把握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机遇,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,在总结出了“亲亲家园”“畅晚庭”“积分制”“四张清单”等基层治理创新模式的基础上,进一步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,深化“诉调”“警调”“访调”“复调”对接和“一庭两所”矛盾纠纷联调机制,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“第一道防线”作用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,走出一条“五个一”深化大调解”乡村善治新路。

构建“1”套调解制度体系,规范织密“1”张调解组织网络,精心打造“1”支专业调解队伍,强化“1”个调解经费保障,“包志华、陈泽礼”等调解能手、“民情茶室”“情理堂”“天平”“众议堂”“亲亲家园”等一大批“叫得响、做得好、信得过、有影响”的特色调解品牌在渝北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扎根基层化解了大量农村矛盾纠纷,提升了渝北区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。

如今的渝北乡村矛盾解了,人心齐了,乡村富了,日子自然好了。如大盛镇充分利用村民农闲时在庭院扎堆聊天拉家常的生活习惯,在全镇建起16个“畅晚庭”,组织全镇16个村党组织、112名党员建立“一个党员一面旗”流动服务机制,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,进一步增强全村发展聚合力,1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收益932万元、平均收益近60万元。

……

逐梦沃野绘画卷,和美乡村看今朝。

如今的渝北,一个个山水相依、业兴景美、形神兼备的和美乡村正在崛起,一幅幅产业兴、颜值高、乡愁浓、活力足的生动图景正在徐徐展开。

名词解释>>>

“一区四带、三业七品”

“一区”即打造农高区,“四带”即建设渝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带、古洛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、玉矿乡村精品旅游示范带、印放休闲体验农业示范带;“三业”即设施农业、农产品加工业、乡村旅游业;“七品”即绿色蔬品、特色果品、乳制品、肉制品、调味品、休闲食品、民宿精品。

五个“一”深化大调解

1.构建“1”套调解制度体系,在实践工作中,构建起了人民调解“1+5”工作制度:“1”即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》;“5”即经费保障办法、案件补贴发放办法、规范化建设办法、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管理办法和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规定5个配套文件。

2.织密“1”张调解组织网络,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,构建起以区矛盾纠纷综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龙头,镇街调解组织为骨干,村居调解组织为基础,企事业单位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延伸,点、线、面相结合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。

3.打造“1”支专业调解队伍。出台《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》,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,积极吸收退休法官、检察官、警官、律师、心理咨询师等优秀人才参加人民调解工作,打造了一支懂法律、懂政策、知民情的调解队伍,有调解员2814名。

4.强化“1”个调解经费保障。将“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、调委会补助经费、调解案件补贴经费、调解员补贴经费、其他经费”五项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,随着经济社会发展,逐步提高补贴标准。

5.涌现“1”批特色调解品牌。涌现出龙山和双凤桥街道调委会、“蓝丝带”物业纠纷调委会等“全国模范调委会”,陈和初等“新时代调解为民好榜样”,邓光明等“全国人民调解能手”,宝圣湖街道果塘湖社区调委会等“重庆市优秀调委会”,马强等“重庆市优秀调解员”,陈德全等“重庆市人民调解能手”。

关键词: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中国创投网 - cn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